门槛提高管理趋严 小私募突围要有“真功夫”

  门槛提高管理趋严 小私募突围要有“真功夫”记者江右

  “现在每个月的房租一万多元,正在考虑要不要换个便宜点的地方。”私募陈平(化名)说。作为一家规模不到5亿元的小私募,这两年没赚什么钱,陈平想着如何节流。

  与此同时,私募行业运作不断规范。今年4月30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提高产品备案门槛、“双25%”组合投资要求等“扶优限劣”措施逐步推进,细化的现场检查也严起来、多起来。

  多位受访私募和机构人士向门槛提高管理趋严 小私募突围要有“真功夫”记者表示,在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规范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小私募唯有练好扎实的投研“硬实力”,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在合规方面要规范运作,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强管理:

  年内私募注销882家

  低于500万元产品面临“清算”风险

  一组数据凸显行业的自律管理在不断加强。

  中基协官网显示,截至今年6月14日,已累计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22588家,其中,2021年至2023年分别注销1234家、2210家、2537家;今年以来已注销882家,而同期新登记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只有62家。

  私募管理人在优化,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备案门槛也在提高。根据《指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而以前,200万元规模的产品即可进行备案。华南一位券商托管人士表示,目前的监管态势对小私募影响很大,有的客户(私募)因为规模、公司规范等问题反复提交材料,新产品多次备案未成功。

  今年以来,截至6月14日,私募证券基金备案产品数量为3135只,与去年同期的10618只相比,呈“断崖式”下降。

  《指引》还要求对规模长期低于500万元的“壳”产品进行清算,先是暂停申购,而后设立缓冲期,缓冲期后仍低于500万元,将进入清算程序。中基协表示,截至2024年3月末,私募证券基金小于500万元的产品规模占比极小,其中包含大量“壳”产品,由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小规模私募机构管理的规模仅几十亿元,并且给予整改时间,对行业影响较小。

  过往私募集中投资“打榜”情形也被规范。《指引》提出“双25%”的组合投资要求,即单只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同一资产不超过基金规模的25%,同一私募机构管理的全部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比例不超过该资产的25%。

  发布规定进行规范的同时,协会也在推进检查。据了解,中基协近期针对未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开展专项核查整改。此外,还要求私募机构对专职员工不足5人或存在高管缺位的情况进行自查整改。与此同时,中基协也对部分私募机构开展现场检查。

  促规范:

  后2000家平均规模不到500万元

  “小乱散差”业态较明显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8300余家,管理私募证券基金9.2万只,规模近5万亿元。管理规模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近80%,管理规模后20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行业管理规模比例仅约0.15%。这意味着在私募证券基金行业近5万亿元的规模中,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管理规模达4万亿元,平均为50亿元;而后2000家机构合计规模为约75亿元,平均规模为375万元,不到500万元。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私募证券机构高达6888家,占所有私募证券机构比例超80%。

  中基协认为,行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小、乱、散、差业态仍较为明显,部分机构背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属性,投资运作缺乏必要约束,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稳定运行。鉴于此,有必要加强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多家受访私募和三方机构认为,500万元的产品存续规模以及“双25%”投资组合要求对小型私募、风格激进或通道类私募等影响较大。

  深圳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表示,确实存在一些“壳”产品,未来行业备案、存续产品的质量会有所提高。“双25%”组合投资要求使得私募更加注重投资分散化,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说,对初始实缴募资规模、最低存续规模的规定,使那些显著不具备投资能力和募资能力的管理人受到较大影响。单纯的“壳”产品将逐步出清,私募产品回归投资本源,行业备案、存续产品的质量也将有所提高。“双25%”的组合投资要求会促使行业向着规范化的组合投资模式发展,有助于管理人加强投研深度,强调组合管理。

  鹤禧投资也认为,“双25%”组合投资要求将对私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投资的分散化。通过设定规模门槛,可以筛选出那些真正具有实力和潜力的私募机构,降低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估算,对于规模1亿元以下的私募而言,在近几年的市场环境下,规范经营生存难度极大。在缺乏业绩提成的情况下,即便能收到1%的管理费,收入也不足100万元,而公司要有合格的办公场地、5名专职工作人员,收入很难覆盖成本,更何况很多私募的管理规模离1亿元差得远。

  谋发展:

  提升投研能力、合规运营是生命线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私募如何生存乃至突围?

  贾戎莉表示,近年来,中小型私募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生存压力,但也有一些策略具备独特性、投研能力较强的管理人,能够匹配相应的投资需求,依然有其独特价值。

  新方程私募研究副总监施丹锋说,小私募要增强法律合规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通过自身专业投资能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中小型私募思源量化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雄表示,突围之道唯有坚守价值,服务国家战略,用高科技投高科技,继续夯实投研实力,提高获取绝对收益的能力,同时,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直销能力,努力跟上这个高门槛优化供给的私募高质量发展时代。

  多家私募都提及差异化和特色化。李进说,中小私募要想突围,必须根据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首先是差异化发展,其次是专业化发展,关键是做好投资业绩和客户服务,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意识,降低经营风险。

  鹤禧投资也认为,中小型私募的发展和突围有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化与特色化,二是创新与差异化,三是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四是注重品牌建设和客户服务。

  大道投资合伙人杨锐认为,私募的生存之道一直是业绩和人,需要在投研和团队建设上持续发力。中小型私募可以专注于特定的投资领域或策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玄信资产也认为,私募突围有两个方向:一是做好投研内功,完善投资体验,扎实发展;二是专注某一赛道,提升配置价值,带动公司整体发展。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flaw.cn/archives/48026.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6月17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7日

相关推荐

  • 珠海华润银行润悦1号第494期理财5月8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3%-4%

    5月8日,据珠海华润银行披露,该行发行的润悦1号第494期理财产品认购期为5月8日至5月14日,募集规模不超过2亿元,认购起点金额为1万元,超过认购起点部分,以1000元递增。  产品说明书显示,该理财产品类型为封闭式、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产品风险评级R2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8日
    76
  • 人小鬼大是指什么生肖,精选解释落实

    人小鬼大指的是生肖牛、生肖猴、生肖蛇。人小鬼大在十二生肖中代…

    财经知识 2024年3月16日
    187
  • 广州设立规模100亿元天使母基金

    讯记者戴曼曼、黄颖琳报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21日,广州市依托广州金控集团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金交会”)开幕式上正式发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2日
    135
  • 复星医药连跌10天,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6月25日,复星医药(600196)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76.02%。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5日
    76
  • 因爱而生、与爱同行!上海市徽骆驼公益基金会揭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爱出者爱返,福出者福往。5月11日,在2024全球徽商上海论坛上,上海市徽骆驼公益基金会正式揭牌,该公益基金会由上海市安徽商会及7家会员单位联合发起。  上海市合交办副主任强鹏程、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国平、上海市徽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3日
    79
  • 启明星辰:融资融券活跃

    讯(谷云)近日,2024中国移动(600941)算力网络大会算网安全分论坛在苏州召开。启明星辰(002439)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潘柱廷在该论坛上发表《算力网络安全蓝图——BASIC6业务框架全视角》主题演讲。融资融券信息及其股票市场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根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4日
    81
  • 瑞银资管夏昆:交易市环境推升对冲基金需求 “专业买手”如何做好风险识别

    随着市场环境带来投资者对稳健优质资产配置需求的提升,对冲基金正进一步成为资产配置工具箱中的选择项。  记者5月14日获悉,瑞银资产管理在内地推出的第三支对冲基金FOF产品已于中基协完成备案。近日,瑞银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夏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2024年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9日
    97
  • 从数字人才紧缺,看数据要素的发展机会

    今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数字人才紧缺 新需求开启就业新空间》。文章称,招聘会是透视毕业生就业趋势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值高校毕业季,杭州数字经济专场招聘会、北京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石家庄“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才”等专场招聘会,参与招聘的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29日
    72
  • 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A,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C增聘刘洋为基金经理

    5月11日消息,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A,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C增聘刘洋为基金经理,并与蔡若林共同管理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A,汇丰晋信丰宁三个月定开债券C。刘洋是博士研究生,证券从业年限6.5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2日
    60
  • 国泰君安:杠杆资金净流出规模进一步扩大 ETF资金成为主力流入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本期(6.24-6.28)北上资金净流出118亿元,其中在消费和科技板块净流出较为明显,分别为72亿元和27亿元,而在周期板块流出相对较少,为8.6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单周净流出216亿元,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比重

    财经知识 2024年7月5日
    8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